北京美食炒疙瘩传说

2014-09-22来源 : 互联网

相传,**初年(1912年),有姓穆的母女俩在北京宣武区虎坊桥东北的臧家桥,开了一家小面食店,叫“广福馆”。店里主要供应各种价格低廉的面食。由于本小利微,饭菜平常,所以开始的时候,“广福馆”生意只够维持家用,很不景气。

有**,店主只和了十斤面,可是**都过去了,却还剩下了一半多呢。母女俩都愁死了。

怎么办?眼看再不做出来,面就要变质了。母亲只好把剩下的面重新揉了揉,然后揪成比骰子稍微大一点的小疙瘩,放到开水锅里煮熟,之后捞出来在阴凉处晾着。晚上,母女俩就用这些熟面疙瘩加了点青菜炒着吃了。谁想到这样随便做出来的面食,竟然味道不错。

于是,母女俩就决定第二天试着给大家做着吃,并且给这种新**的面食,起了个名字叫“炒疙瘩”。就这样,炒疙瘩的雏形初步形成了。

果然,因为“炒疙瘩”的味道香鲜,价格也便宜,许多顾客都*着吃,而昨天晚上那五六斤的面疙瘩,一会儿就被大家*购一空。

之后,母女俩就开始精心制作这种炒疙瘩,并且在配料上逐步改进,终于创出了别具风味的小吃。

因为广福馆在臧家桥的南端,是堂子街、韩家谭、五道庙、杨梅竹、斜街的五道路的路口,就像是一座寨子。店主姓穆,且家里没有男丁,于是就有些好事的读书人戏称其为“穆家寨”,甚至后来大家都淡忘了“广福馆”这个正名,而只记得有炒疙瘩的“穆家寨”了。

因为母女俩的辛勤劳动与**技术,炒疙瘩渐渐地声名鹊起,吸引了许多到琉璃厂逛的文化名流,大家逛完琉璃厂都愿意来“穆家寨”吃炒疙瘩。当时,有位书法名家在吃完炒疙瘩后,还即兴写了*诗,称赞“穆家寨”的炒疙瘩:“廿载蜉游客燕京,每餐难忘穆桂英。寄语她家女招待,可曾亲手去调羹。”名画家胡佩衡、于非暗也纷纷以字画相赠,表达自己对“穆家寨”炒疙瘩的喜爱与推崇。

可惜,1952年女店主去世后,因为没有人继承,“穆家寨”只好停业了。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穆家寨的炒疙瘩生意非常好,所以当时已经有许多饭馆都在纷纷仿效,比如前门外李纱帽胡同(就是现在的大力胡同)的“东恩元居”。

“东恩元居”的创始人是河北河问的马东海兄弟俩,自从1929年到北京学习炒疙瘩后,就不断地发展创新,并且使炒疙瘩的味道提高不少,也很快就声震北京。

各式炒疙瘩成品(20张)穆家寨的炒疙瘩生意兴隆,不少家饭馆纷纷仿效,但以前门外李纱帽胡同(现大力胡同)的“东恩元居”*为著称。恩元居的创办人是河北河间县的马东海兄弟俩,

1929年到京学习炒疙瘩的方法,并有创新和提高,也很快闻名京都。炒疙瘩用上等面粉,加水和匀揉成面团切开,成直径为黄豆粗的长圆形后,再用手揪成黄豆般大小的圆疙瘩,倒入沸水中煮熟,开锅后随即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三五分钟捞出,以**疙瘩口感,选用牛肉的鲜嫩部位,切成丝用油及佐料煸炒,然后将煮熟经冷水浸泡后的疙瘩倒入,加香油炒成金黄,根据不同季节配上各种精选蔬菜,出锅装盘,黄绿相间,香味扑鼻,引入食欲。由于风味*特,又具有主副合一、经济实惠的特点,问世之后,就成为北京**小吃中的佳品,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不少餐馆,仍有炒疙瘩供应,但风味与“恩元居”的相比,相差甚远了。原因在于制作上图省事,如过去店家客人进店后,问清吃多少,现制现揪,现在是用机器轧出,煮后就放在凉水中浸泡,客来了,从凉水中捞出来炒,已糜烂无筋道的口感了,配料也不讲究,因此信誉下降,已没有炒疙瘩味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