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郭华超平静地介绍着金箔。作为深圳金箔创始人,10年前,他带着5000元南下深圳,**年就挣了50万。当他的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时,一次投资失误让他几乎输掉了全部。眼下他自称“卧薪尝胆”,“带着5000元又上了岸”,悄然开始“二次创业”,虽然离曾经的辉煌还有着很长的路,但金箔已经让郭华超再次看到了曙光。
即将到来的4月14日,对郭华超意义深远。十年前的这**,郭华超在深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经历红*,也饱尝落魄,郭华超眼下又有着十年前的感觉。“我这辈子就和金箔结缘了。”这位华箔行的**信心十足,矢志成为深圳*响亮的“金箔传人”。
闯深圳5000元起步
做业务爬37层高楼
“来深圳的时候,我买的是站票。”时隔十年,郭华超清楚记得自己的南下之旅。
“我带来16个人,在白石洲租了套民房当作坊。”那套160平方米的农民房花去了郭华超2200元的月租,而他那时身上只不过带了5000元。
“那时候,我没打过工,没来过深圳,没有任何关系可以依靠,而且也从未有过任何投资经历。”但他还是带着号称“中华一绝”的金箔手艺来到深圳。
郭华超将自己的人生分成了三段。18岁以前,郭华超还只是安徽砀山的一个农家少年,18岁参军到了南京,他的一手好文章博得了“军营一支笔”的称号,转业时顺利成南京的“城里人”。先是当一名基层秘书,而后又成为一名电视台的记者,郭华超正是在记者生涯里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金箔。
金箔据传是炼丹的产物,而前身是东晋国都建康的南京也由此被视为金箔的发源地,而南京金箔集团为**同行之*,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30%。郭华超当时就是和南京金箔集团签订5年协议,租下了该集团在珠三角地区的经营权。
“睡大地铺,抽特美思;喝二锅头,吃花生米。”郭华超这样描述当年的生活场景,但描述更生动的则是如何闯市场:出门跑单坐大中巴(只因省*不打的),客户联系靠BP机(当时没*买手机),肩挎重量级公文包(公文包就是办公室),客户考察公司只能看工地(工厂同时还是宿舍)。更令郭华超难忘的是,有居民投诉在生活区搞生产,结果派出所将**连员工一起关了一夜。此外,郭华超在深圳的**笔业务也是“白劳”:8000元的开门订单因为轻信他人被兼职业务员卷走了。
年销售额过千万
贴金能人美名传
很快,郭华超就被称为“贴金能人”。这和金箔手艺有关,薄若蝉翼的金箔通过特制胶水,可以让招牌、室内外装饰装潢等顿然生辉,郭华超由此在室内外装饰行业扬了名。
站在地王大厦门前,郭华超环顾四周时总有一种自豪感: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深圳证交所、深圳书城、金丰城、联合广场、深圳供电局等等大楼,无一不用上了自己制作的金招牌,而五洲宾馆、彭年酒店等**酒店也用上了自己的贴金工艺。更令郭华超引以为自豪的是,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两个历史事件中,深圳市**赠送的礼品的贴金工序都是自己负责的。
“这段时间,我买了房和车。”掘到“**桶金”的郭华超不断推出得意之作,比如《****》、《团结报》创刊50周年的纪念收藏性金箔报,同时郭华超的公司还成为海尔、华为、康佳、中兴、大亚湾核电站等企业的指定礼品供应商,郭华超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响。这一时期,“华箔行”贴金工艺品占据珠三角同类产品份额的一半,而家具贴金更是达到了70%以上。
郭华超在五年协议期间的营业额年年翻番,公司四次搬家,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2000年协议期满后,郭华超开始自立门户、自树品牌。企业在鼎盛时期,华箔行拥有香港、广州、梅州、南京和北京五家全资子公司,在深圳市的15家大型商场设有专柜,在国内拥有36家区域代理商。有了华箔行这个品牌,郭华超还着眼海外,在莫斯科、多伦多和阿联酋都设立了贸易网点。“**个五年,我是引进别人的品牌,借鸡生蛋;第二个五年,我开始输出自己的品牌。”当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郭华超踌躇满志。
“到2001年,华箔行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千万元。那时候,我**的念头就是想玩大的。”回想当年,郭华超对自己的评价是“自信心爆棚”。“我是完全白手起家,这也令我的个人英雄主义开始膨胀。”
贪大求快自信爆棚
一棋走错全盘皆输
“好走的路往往是下坡路。那时候,我的助手已经开始提醒我。”郭华超表示,会计有**告诉自己,他一个人一年的招待费就已突破70万元了。“但当我了解到账面上还有200万盈余时,挥挥手就算了。我当时想,自己辛辛苦苦拼了几年,现在可以歇一歇、潇洒潇洒了。”郭华超表示,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在日后看来是非常浮躁的行为。
郭华超想玩大的,于是他选择了酒。2001年,酒鬼酒高举“文化酒的引领者”大旗,而华箔行在*创贴金酒瓶的同时也搭便车喊出了“酒类包装的一次革命”。贴金酒瓶便得华箔行名声大振,酒鬼、古井、洋河、金六福、百年老店等等名酒都和华箔行建立了业务关系。
“我当时一心想搞酒,公司专门请了两个公关小姐,每个人都有半斤以上的酒量,任务就是陪酒厂的客户喝酒。”贴金酒瓶生意做大了,但苦恼也来了。酒厂的订单很大,但支付的订金却寥寥无几,郭华超很快就感到了资金周转的困难。“订单看起来很美,却是带刺的。”郭华超一直在反思。
2002年,中国足球队历史性跻身世界杯决赛周,而郭华超却栽了他有生以来*大的一个跟头。一家酒厂和华箔行商定制
作“庆功酒”,酒厂出资2000万负责宣传推广,而华箔行出资500万制作贴金酒瓶。“那时候连米卢都请到了,我想肯定能*一把。”郭华超道出当年的“算盘”:假如中国队能进入十六强,酒厂将推出1万瓶定价2万元的纪念酒,华箔行能够稳赚500万;假如中国队能够赢一场,公司也能小赚150万;即使中国队一场不胜,只要进一个球,也能炒作“零”的突破,华箔行也能做到保本持平。但中国队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一场未胜、一分未得、一球未进,郭华超500万元的投入已经打了水漂。
“酒厂**那时就在韩国看比赛。中国队*后一场比赛结束后不到半小时,酒厂通知我将停止庆功酒的上市销售。”郭华超一提起这事便心情沉重:“我当时是欲哭无泪,所有的酒瓶都已经是成品了。不上市意味着这些都将成为永远的库存品。”在郭华超提供的宣传册上,酒瓶是仿照大力神杯做的,很精美。
编者点评:
我们能够看到郭华风风**的经营这自己的公司,以及他所获得荣耀。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背后却是用汗水和泪水打下来的。我们佩服他的勇气和韧劲,更佩服他身揣5000元只身来深圳创业的魄力。*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习他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