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初创者以为只要成功的模仿了苹果的产品就等于成功,其实不然。站在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想要做出跟苹果一样的产品并不难,但对新创公司来说,这些小公司跟***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苹果的产品几乎已和“成功”划上等号,许多新创公司在生产硬件产品时,无不以苹果为目标,期许自己能一战成名,成为下一个硅谷新贵。然而事实上来看,真的只要循着苹果的做法生产产品,就能平步青云吗?那可不一定。
专精在硬件产品的投资公司 Bolt 创办人 Ben Einstein 特别撰文分享,提醒创业者为什么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做出跟苹果一样的产品。Einstein 也指出,许多在草创初期的公司,在财务艰钜的前提下,只要在设计、工具的使用或是品管上出了一丝丝问题,一切都会化成泡影。
Einstein 提到,几乎每个礼拜他都遇到一个新创公司的创办人,提出他们想要制造出跟苹果一样的产品,事实上站在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想要做出跟苹果一样的产品并不难,但对新创公司来说,这些小公司跟***之间仍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这些创业者多半会提出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能,我不能?”
硬件产品没有第二次机会
事实上,就连苹果自己也有过不少失败的例子,优美的弧线,触感**的材质,精细到以微米为单位的工艺设计,就算结合这些特色,苹果也不是每个产品都被市场所接受。然而苹果有本*可以承担这些失败的产品带来的损失,对新创公司来说却不是。
苹果是**的例外
举例来说,苹果可以为了 MacBook 的 Unibody 设计,添购一万台 CNC 铣床。当苹果想要在 MacBook Pro 上用激光刻出一个指示灯,却只有一间公司可以用激光做到 20 微米**度的切割时,苹果把这间公司买下来。*后,当苹果需要更轻更薄更小的电池,却没有厂商愿意做的时候,苹果从零开始设计自己的电池。
Einstein 也说明,事实上不论公司大小,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像苹果这样的程度,仅管苹果的产品是如此成功,甚至令消费者为之疯狂,苹果在这方面打造出一种令人难以达成的标准。对新创公司来说,让标准降低一些是可以被接受的,尤其是当这些是你的初期产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