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能否复制小米的成功呢?虽然具备了互联网的营销理念和方式,用社交和分享,饥饿营销以及市场定位来突破中国的**阶层,但是特斯拉毕竟是一款**汽车,和小米这种性价比超高的智能手机相比,特斯拉能否走出中国的营销之路?
**,特斯拉定位为**,但是后续能力不足。
一直以来,特斯拉被定义为“富人的玩具”,价格和品牌均过于曲高和寡,其实这并不符合特斯拉***马斯克的期待。对于中国市场期望**的他直言:特斯拉希望做电动车市场的搅局者,成为汽车行业的新生势力。
但是特斯拉在中国目前的公路和网路上适应性很有限,目前加油站都没有装充电桩,特斯拉基本上是上不了高速的,否则没电了只能叫拖车。而充电桩安装在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标准,需要与酒店、物业、公路、加油站等多方进行利益的协商,短期内后续服务能力是有限的。这一点和美国有很大的差异,在美国由于大部分家庭拥有自己的配电设施和**,**也对特斯拉支持力度较大,安装家庭和办公地的目的地充电桩和高速沿途的超级充电桩没有遇到棘手的问题。
第二,特斯拉的市场价格定位是**的电动汽车概念,但是目前在中低端并没有涉及,相反,传统的汽车厂商以及开始涉及这一方面。就在上个月底,迟迟不与特斯拉正面交锋的传统汽车阵营开始了反击,宝马将其电动车引入中国市场,既有价格定在50万人民币以下的纯电动版i3,亦提供定价在2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i8。而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结晶腾势电动车、日产LEAF聆风的中国版本启辰晨风都选择近期正式上市。
也就是说,特斯拉虽然在互联网营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动奢华品牌,但是并未能提供普通人触手可及的产品与服务,更多地是让更多人了解了电动汽车的概念。到具体的产品与服务上,新入局的传统汽车厂商可能优势更大,一个本地化的汽车维修服务网络,一个是性价比。
所以,特斯拉虽然是通过借鉴小米等营销方式的手法来成功地介入了中国的汽车市场,但是能否复制小米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成功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