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手机、支付宝、优酷的活动案例,看企业活动运营的法则!
作为企业推动信息流动扩散、吸引用户注意力*常采取的策略,各种活动在微博、QQ空间、**上一直都被琳琅满目地展开。
如果讨论策划,现实及现有渠道中的各类活动*先值得参考和借鉴。例如在2013年春节期间,加多宝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放置了台自动贩卖机,只要往来的购物者大喊“过年来罐加多宝”,声音足够大,贩卖机就会自动掉下来一罐。这个好玩又免费的小活动吸引商场内穿梭往来的消费者不断参与,大家玩得不亦乐乎。随着活动热度的提升,这个活动又不断被大家发布到微博中,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活动确实在推动信息跨越不同平台、跨越线上线下流动。之前讨论在社交网络的发展面前“竞争对手消失了”的现象,部分原因也是活动推动信息跨平台流动。
企业总是希望用更低廉的成本实现更好的效果,活动思维就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趣玩网CEO周品曾分享过一个活动策划案例:创办早期,为了获得更多注册用户,趣玩网策划了一个用户注册有奖的活动,只要是在网站新注册的用户就可以填入自己的地址、邮编及其他联系方式,获得抽奖的机会。趣玩网本身是做创意家居用品的网站,小礼品准备得非常有创意,许多用户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与,没有想到真能收到小礼品,一下子激发了用户参与的热情。
但并不是抽奖一次就算结束,周品的规则是:如果用户注册后又再邀请了新的好友进来,还能获得抽奖机会,*多累计三次。前面被激发热情的用户开始充当扩散者,链式反应在不断持续进行下去。
一般而言,网站获得注册用户的成本非常高,想要用户再填入真实的邮箱、地址、手机等联系方式就更是难上加难,周品用小小的“利益”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同时,精心准备的创意小礼品的赠送也获得了**批体验用户人群。活动展开后,趣玩网直接将行业内同类网站的新用户获取成本每位平均花费20元的公认水平,直接下拉到0.5元。这是许多企业和团队所奢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