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创业成功做老大?“江湖感”似乎与现在时兴的“**力”比较接近。有“江湖感”的**能从专才蜕变成通才,从做事转移到做人,能从自己干变成别人干,甚至是从聪明转而为糊涂。创业故事也算是有趣。
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信任,也就没有关键时刻的卖命。于是,他就经常在下班后与员工一起喝酒,喝得晕晕乎乎的时候,**与员工的边界就模糊了,有些话也就可以敞开来讲了。这种非正式的沟通帮助他解决了许多正式的难题。
除了稻盛和夫式的沟通,CEO还要有洞察人性的本事,“用人所长,则**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则**无可用之人”。此外,还得有长远的眼光、广阔的胸怀以及钢铁的意志等等美好品质,才值得兄弟们为你卖命。这说起来话长,我也说不明白,就此打住。
总之,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基本上要求CEO是一个完人,这要求不现实却又很实际。
有一位销售经理说,我们距离CEO就像地球到星星,这辈子都无法接近。作为CEO,如果你觉得公司执行力不强,就是因为高层不团结、中层不努力、基层不听话,那我要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笨蛋,笨蛋只有一个,大家都知道是谁,你或许也知道。
3.要有一拨出色的对手。
江湖上盛行侠肝义胆劫富济贫,自然看不起恃强凌弱。十年前一批来自台湾的娱乐业大佬到大陆来开垦处女地。用一位**的话说,他们在台湾早就糜烂透了,所以在尚属清纯的大陆,用左手就能对付这里的对手。此话在当时确实不假。今天,回头看看当时的所谓大佬,如果他们还能在**管制、同业竞争、道德边界的模糊地带继续辗转腾挪,仍然能够在黑道和白道的缝隙中长袖善舞,那才算是江湖上的真本事。否则,只是江湖上的过客而已。
如果你还没有遇到足够出色的竞争对手,要么证明你真是*具慧眼,在市场的蜜月期内享受*食,要么你就是错误地认识了自己的市场。偶尔听到CEO讲,他的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十分*到,用望远镜都看不到竞争对手。说这话的人,不是江湖大佬的自吹自擂,就是江湖新手在狭窄市场缝隙间的自娱自乐。
你对手的水准,决定了你公司的水准。所以,竞争并不总是坏事,特别是高手之间过招,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国美的穷追猛打,苏宁也不会跑的这么快。不过,这话要是反过来,就不一定了。或许可以说,没有胡润把黄光裕捧到天上,黄光裕也不至于摔的这么惨。
这就是江湖的魅力所在,你的对手会成就你,而你的朋友则可能毁了你。
除了故事、兄弟、对手之外,要成就自己在江湖上的声望,一定还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红颜知己,比如机缘和运气。江湖上就曾流传说,郭为比杨元庆更有“江湖感”。不过,现实是联想电脑归杨元庆,郭为**神州数码。现在,在**江湖上“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是杨元庆,郭为则为转型的“转”而不“行”苦恼了好几年。
到底什么是“江湖感”?我这里只是唠叨一些江湖上的道听途说而已,不足为凭。金庸该有**的答案。或许,下次在江湖上与青山大侠狭路相逢的时候,可以施礼请教。
说不定,以后字典里的“**力”将统统替换成“江湖感”。江湖上的事,谁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