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49万,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与此相对的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招聘会却频频遇冷,特别是一些综合类场次,部分企业几乎无人应聘。只有师范类、医学类专场延续了以往的热度。
就业压力大,为何招聘会还冷场?宣讲会、网络招聘等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求职的新渠道,分流了一部分毕业生。
网申渐成求职热门渠道
记者就毕业生求职途径进行了一次调查,在50位受访毕业生中,参加过网申的高达95%。其中,**获得过用人单位的反馈。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倾向于通过网申找工作,其次是招聘会,再次是宣讲会及其他途径。
华南师大小李就对网申“情有*钟”,她坦言自己的求职目标是大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发现心仪的用人单位后,就会在网上搜索该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薪酬待遇以及别人的评价等,然后投递简历。小李告诉记者,自己也跑过几次招聘会,发现招聘会“来来去去都是些‘小公司’,缺乏有吸引力的大企业”,而且一些公司在现场面试后,依然要求应聘者回去网申,还不如直接在网上申请职位。目前,小李已经在某家大型企业找到了工作,而这份工作就是网申来的。
记者发现,很多毕业生都对网申非常认可,比如方便快捷。华南师大的小魏表示,自己参加过一次宣讲会和两场招聘会,也有过网申的经历,通过对比,感觉网申方便得多。不过她也表示,目前自己还没有网申成功过。
大企业缺席致招聘会“冷场”
广东省教育厅今年计划主办65场招聘会,其中约50场是现场招聘会,虽然场次较去年有所增加,但对比近年招聘会目录即可发现,招聘会布局在慢慢改变,大企业正逐步远离现场招聘。
往年,教育厅系列招聘会的头炮都是银行、金融类专场。2011年时还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部分支行进场揽才;2012年大型国有银行集体从该场招聘会消失;到2013年,银行类专场招聘会取消。与此同时,现场招聘会上的大企业越来越少,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主角。
相对于综合类专场遇冷,师范类、医疗类专场则依旧热度不减。记者调查发现,省内主要大医院都会在招聘会露脸,虽然知名**学校已经撤离现场招聘会,但部分民办名校仍能吸引众多毕业生。“中小学、医院等单位网络招聘的普及度较低,仍以传统招聘方式为主。”有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分析,网络招聘是否分流了现场招聘的人气尚无法下定论,但大企业的出走肯定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