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只有300多分怎么办?高考只有300多分却收到名校录取通知书

2015-07-09来源 : 互联网

高考只有300多分,却收到“名校录取通知书”,难道是天上掉馅饼?日前,长沙岳麓警方接到学生**,他们在交了1万多元学费后,发现自己就读的根本不是什么名校,而是一个自考培训班。

时下,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名校情结,寒窗苦读12年,每一个学生的梦想都是进入一所名校,特别是美誉度颇高的“211”、“985”高校。在以分数来决定所读大学的“等级”的高校录取体制下,对于考分太低的学生,进入梦寐以求的名校显然成了一种难以实现的**。低分学生也可以读“名校”,这无疑相当于在烈日下暴晒多时、饥渴难忍的人能够饮得一杯清水,其身心的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可是,“船只”只有那么大,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安全航行?天上真有掉馅饼的美事?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吃“馅饼”是需要付出代价的。24名学生便为吃“馅饼”付出了代价。犯罪团伙利用低分学生的“名校情结”,伪造录取通知书,从中谋取利润,而其中的受害人竟达24人之多,说明在高校录取事宜上,犯罪团体还是有生存“土壤”的。“名校情结”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破除“名校情结”,亟需寻找各方面的合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上千人挤过“*木桥”早已不是新鲜事。前段时间,就有媒体报道,在广东中山大学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来自深圳的企业**裸地把薪酬按照学校出身明码标价,清华等名校毕业的学生在薪酬上有先天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有违公平的。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标准应当是,根据求职者的工作能力,而不是询问“**来自何处”。不得不承认,名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确实有它的优势,名校的毕业生在学术涵养和个人能力方面也普遍强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但“出身论”不应是求职的门槛,用人单位应给予求职者公平的竞争机会,市场自会淘汰能力不够者。否则,学生的名校情结很难在根本上得以改观,诈骗团伙也会持续出现。

而揆诸此次诈骗事件,学生与家长纷纷受骗,除了“名校”特有的“吸睛力”和“招生老师”**的“演技”外,家长和学生的识骗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诈骗团伙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特点,而年龄尚小的学生显然**不住“名校”的诱惑。可见,普及一些常见的防骗识骗技能很有必要,特别是在刚刚升学的新生和家长间。

要从根本上破除“名校情结”,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标上,各中学应加强对学生正确择校观形成的宣传教育,鼓励学生进入符合自己分数水平的高校,而不是“想方设法”挤入“名校”,同时,用人单位在进行校园招聘时,理应脱下有色眼镜,用公平公正的方法录用合适的人才。在*本上,国家应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大对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投入,让普通的院校亦能培养出色的人才,增强普通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唯有如此,学生的“名校情结”才有望得以改观。


标签:高考300多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