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最大的西南方国 夜郎国失踪之谜

2014-12-04来源 : 互联网

导读:12月3日,镇宁自*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金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特殊的青铜酒杯。这个酒杯出土于4年以前,杨文金猜测,酒杯可能是古夜郎国宫廷所用。此次公开,他希望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青铜酒杯可装1两酒

这个酒杯的材质是青铜制造,高度为6厘米,杯脚宽为2.5厘米,杯口宽3厘米,可装下1两酒。

此外,酒杯外中部高4厘米处,铸有一圈花纹图案。值得注意的是,酒杯的前面和背面都铸有相同的图案。该图案分为三圈,中间为稍大一点似人似兽的图案,但已看不清;第二圈为圆点,共有24颗;第三圈有12个似兽非兽的图案。

杨文金介绍,在酒杯前面和背面的两边均铸有相同的图案,经蒙正苗族妇女辨认为“耳环花”图案,是起装饰作用的一种造型;杯內底部铸有两个似人似兽的图案。

据悉,2010年6月,镇宁自*县革利乡六村田坝苗寨,6岁小女孩罗某在自家房子旁边玩耍时,用一木棍撬地坎的泥土玩,撬出一团很硬的东西,随后拿给父亲看。她父亲将泥土清洗后,见到了一个类似铁的酒杯。由于并不知道酒杯到底是什么做成的,小女孩的父亲于是找到了杨文金。

“一看就知道是青铜的。”杨文金说。

古夜郎国宫廷所用?

据史料记载,在商代时,由于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我国的青铜酒器达到****的繁荣。商代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到战国、秦汉之际,青铜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枓、勺、禁等。杨文金说,经查看比较,镇宁自*县革利乡六村田坝苗寨出土的这个青铜酒杯的形状、花纹图案与古代青铜酒杯不相同。

“这个酒杯出土地是在地坎,如在窖出土的应有多个,不是窖的又在地坎里,说明酒杯遗落在六村田坝年代已久远。”杨文金说,革利乡为夜郎竹王后裔居住的中心,这个酒杯是哪朝哪代遗落的不得而知。

“这个青铜酒杯,是不是古夜郎国宫廷用的?”杨文金认为,这种青铜酒杯,在古夜郎国时代也不是所有贫民都能享用,只有宫廷才能拥有。西汉末年,随着夜郎国的消亡,夜郎王的后裔逃到镇宁自*县江龙、革利一带躲避。他怀疑这个青铜酒杯带到革利一带遗落在六村田坝,但直到2010年6月才被发现。

夜郎国失踪之谜

瀚如海的汉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一个通俗易懂、流传广泛、使用频率**的成语:夜郎自大。只要读过几天书,无论男女老幼,几乎无一不知道这个成语,也几乎无一没使用过这个成语,可以说,这个成语每天24小时都有人在使用着。人们都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的来自夜郎国,然而,这个人人皆知的夜郎国,这个在司 马迁笔下“*大”的西南方国到哪里去了呢?

大约在公元前140年的**,正在和众亲友围着*塘饮酒的夜郎*领多同迎来了一批奇特的客人。他们穿的不是兽皮,佩戴的也不是海巴,与夜郎的人们**不一样,他们峨冠博带,穿着高贵而华美的衣服。

客人是来自汉朝的使者。夜郎的人们,就连能唱尽所有古歌*年长的歌师,也不曾听说过山那边有个“汉朝”这个村寨的名字。

尽快如此,多同也不会吝啬自酿的醪糟米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互相问讯,了解彼此地方的状况。

为*的使者名叫唐蒙,他带来了多同以及族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礼物,还有叫多同不敢置信的知识,他**次听说居然有一个疆土走不到边,还有甲士千万的庞大村寨。唐蒙的话,多同和他的族人们半信半疑。

唐蒙返回去了,向皇帝报告了出使夜郎的所见所闻,司马迁据实记录,收入了《史记》之中。

然而,就在几十年后,这个曾被司马迁称之为“*大”的夜郎国突然从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史书上的解释是末代夜郎王兴试图扩大夜郎疆域,与周边其他的 一些方国发生战争,朝廷为了平息纷争,密令牂牁太守诱杀了不服调解的兴。兴的亲属发兵为兴报仇,在中途发生内讧,夜郎国从此消失。

这个“*大”的夜郎国试图兼并周边小国也在情理之中,一个正处于极力扩张之中的方国,怎么样也多少具有一些实力,如何可能仅仅因为一次内讧就突然崩溃,而且如此彻底、干净。历史在这里仿佛一头栽下万丈断崖,再无音讯。

几千年的时间随风消逝,除了对中国文化贡献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夜郎自大”和在黔南福泉留下一座残垣断壁的“竹王城”遗址,夜郎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夜郎,你究竟去了哪里?

标签:人文历史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