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市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23日开幕,市长王安顺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北京将落实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计划,做好教育、培训、资金支持等服务,帮助更多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同时,研究制定城乡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就业促进计划还是创业**计划或者是就业社保补贴政策,目的都很明确,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技能、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及为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铺出一条坚实之路;是为了帮助青年大学生创业点拨引路、指明方向、保驾护航,让更多的青年实现创业梦。
从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可以了解到,截至2014年10月31日,北京地区有87所高校就业率超过90%,2014届毕业生总体的就业率为96.64%。这份整体就业率答卷还是比较喜人的。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毕业生难就业、就业后又失业以及创业人数偏少的情况;而且,调查还发现,已就业的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满意度评分仅为74.2分,不算“红分”,未达到“就好业”的要求。
因此,北京对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计划的落实、对就业社保补贴政策的设定和实施将对大学生就好业和能创业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先,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旨在为更多的大学生和待业青年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该项计划的提出与施行也是认真贯彻***《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满足企业对于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报告还指出,将强化对大学生的实名登记和“一对一”帮扶策略;这样将更能**定位每一位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就业需求,方便对准人才市场“口味”,满足和实现大学生的一毕业便就业、就好业的期许和诉求。
其次,落实大学生创业**计划,是为了充分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活力、发挥他们的才智,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用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让大学生踏入就业顺车道、快车道。而且,这也是贯彻和落实***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部署的切实举措。考虑到大学生的阅历尚浅、经验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北京将进一步强化**的支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身支持的同时还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大**面和创业**灵活度,以更好更全面的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
再则,制定城乡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纾解北京市就业结构性层面的矛盾。即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偏差、就业结构转型滞后的问题。具体来看,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一些传统行业人员富余,后来者扎不进去;其二,一些新型产业需要***、高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不达标者同样扎不进去。为了应对这种问题,北京人力社保局将制定城乡灵活就业、鼓励用人单位与大龄职工建立长期劳动关系等六大社保贴补政策,以稀释、化解这种矛盾,拓宽和拔高就业面、就业层次,提供和落实就业补贴;并与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创业**计划协调同步、共同推进,让政策“共振”,切好解决好青年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让就好业不是难题,并把创业梦搬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