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业的两难选择
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里,许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团队,它的名字叫”e-Age高校企划团队“。团队的老总叫刘特鑫,是华农农学院大四的学生。刘特鑫在大一的时候就创办了这个团队,开始了自主创业的路程。他们的团队立足于高校,外包高校的一些活动,足迹近至广州周边地区,远至湛江等地。
创业三年多来,刘特鑫的”e-Age高校企划团队“做了很多活动,不仅策划了许多企业的校园**活动,还与某家公司合作在高校开展了100多场的讲座。团队也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拥有稳定的核心成员8个,大多是大四的学生,加上几十名临时人员,团队小有规模。2007年5月,刘特鑫在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公司,在龙口东路租了一个办公的地方,公司开始了**化运作。
然而事情并没有刘特鑫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随着他和其他核心成员毕业的日子**天临近,核心成员内部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同学想去企业先工作几年再来创业,还有一部分同学想留下来创业但又下不了*后决心。到底是继续坚持把公司办下去,还是先到企业去锻炼几年?刘特鑫为此十分迷茫。
大学生自主创业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近段时间,先有华南理工大学沈然休学炒股,后有广东工业大学陈曦休学当总裁,再有某大学生创业失败者**的事件……如此众多的事件反映出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
在大学生创业道路上,面对困难与挫折如何化解压力?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增加创业成功的几率?是否真的要休学才能创业?在本专题,我们专门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刘特鑫所面临的迷惑是个典型例子。日前,一场主题为”再见理想——对话无线创业**的大型活动陆续走进广外、华农、中大、华工等广东 7大**高校。在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像刘特鑫这样迷茫的大学生创业者不在少数,然而更多的大学生关心的是创业需要准备些什么;在大学四年里,如何积累人脉;在创业过程中,如何获得**桶金;大学生创业要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这些问题成为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带着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众多迷惑,记者*近采访了”再见理想——对话无线创业**“的两位年轻的创业者:中国无线互联3G门户网CEO邓裕强和总裁张向东。这两位年轻人的三次创业故事也成为广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邓裕强介绍,**次创业是在大学时代。那时他们在北京的昌平园,看见南方过来的同学没有过冬的衣服,就商量着摆地摊卖羽绒服。学校不让卖,他们俩拿着两个”蛇皮“袋,走西单、走王府井,走了半个北京城,*后以城管干涉而失败。第二次创业,邓裕强提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甚至想休学不要毕业证了,此举引来他的父母和亲戚从东莞飞到北京,轮番轰炸,*终他的创业计划也以失败告终,他赌气剃了个光头收场。2004年,他们迎来了第三次创业,邓裕强要做一个网站,这便是后来的”3G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