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带来小村嬗变

2015-02-11来源 : 互联网

追梦人 杨光,大兴区青云店镇东辛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人物速写 带领该村获 “中国特色村”等称号

人物梦想 打造全国*美的乡村

大兴区青云店镇东辛屯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原村,没有依山傍水的景致,也没有特色种植的果蔬,却用不到两年时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民俗村。为啥?全因一碗手擀面,而发现这碗面威力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杨光。

东辛屯村位于南六环南侧,全村176户、500多口人。村民以往以种地为生,每年种植小麦、玉米,收入微薄。2010年,在外已创出一番事业的杨光回到村里,当选为村书记,开启了这个村的蜕变之路。

“是大家的信任和期待,让我有了信心和动力。”杨光说,虽然他是土生土长的东辛屯村人,但一直在外工作。杨光任村书记之初,还真有点不适应。1个月后,34岁的杨光又被选举为村主任。“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变压力为动力,改变村民生活状态。”杨光说。

“良好的村庄环境是发展的基础。”杨光说,他*先要改变的是村容村貌。当时,村里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但由于离亦庄开发区不远,大伙儿盼着拆迁,不愿改造房屋,反而想方设法扩建。杨光只好挨家挨户做工作,说服大家停止扩建房屋。“那会儿真没少费嘴皮子,还好,总算有人站出来**。”杨光说,一年时间,村民陆陆续续都对房屋进行了改造,同时,村里顺势将村东大垃圾坑改造成了公园,村庄环境有了大变样。

“村子太普通了,也就手擀面能拿得出手,那就在手擀面上做文章吧。”杨光说,环境改善后,就要想办法提高村民的收入。2011年,东辛屯村举办*届手擀面大赛,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加上给力的手擀面,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2012年第二届手擀面大赛后,村委会便动员手艺好的“老娘”开办特色农家餐厅,经营风味手擀面。很快,**批开办的民俗户就尝到了“面经济”带来的甜头。

看着**拨民俗户*了,观望的村民坐不住了,纷纷加入这一行列。“发展手擀面,我们要求的是一户一品。”杨光说,为了让每一家民俗户都有特色,避免无序竞争,村里**了严格的民俗户准入标准,必须在主题方案、菜品菜单、装修装饰等条件上符合标准后,才能成为民俗户。此外,村里还推出了“链式发展”理念,对那些有手艺、有绝活儿,而又不足以开民俗户的村民,只要通过考核就能为民俗户配送特色食品,成为民俗户的供应商。

走上民俗旅游发展道路的东辛屯村,农民收入很快就实现了翻番,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不足8000元,到现在已达1.7万元,并在今年成功当选“北京*美的乡村”。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村庄环境和开发特色民俗旅游项目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全国*美乡村,并想办法引入项目,发展乡村酒店和养老产业,要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杨光信心十足地说。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