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鲨鱼原料紧缺,在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一个传承了近**的产业,面临危机。周益平这个鲨鱼加工小户,更是被原料逼的走投无路。但是2001年1月,周益平却说,他要做出更多的鱼翅。一年后,周益平的鱼翅不但成了蒲岐镇的金字招牌,甚至还改变了这个**产业的走向。
2001年,周益平刚回到蒲岐镇,说要继续加工鱼翅时,同行们开始议论猜测,周益平找到新的做鱼翅的原料了?如果有了新货源,这里的加工户怎么会毫不知情。就在各种猜疑和好奇的目光中,周益平拿出了自己的制作鱼翅的原料,可大家看到时全都乐了。
个小、经不起长时间时间炖煮,当初看起来是缺点,可现在却成了优势,因为这样一来,就连家庭都能很容易地做一道鱼翅羹。不到半年,周益平的小鱼翅就从无人看好变成了酒店、家庭都认可的食材,而这种受欢迎程度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这是世界上体型*大的鲨鱼——鲸鲨,它的*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15吨,也是*大的鱼类。2009年10月15日,在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记者却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了它。眼前的这条鲸鲨已经快被被分割完,剩下的只是鲸鲨的一个鱼头。
这条鲸鲨是从浙江省瑞安沿海拉来,当地渔民发现时,它已经死亡。这条3万斤的鲸鲨,卖出了27万元的高价,可这么高昂的投资,仅靠鲨鱼身上的6条鱼鳍就能*回来,因为鲨鱼鱼鳍可以加工出鱼翅。这样的鱼翅行内叫天九翅,一对就卖3-4万元。
我国没有专门的捕鲨船,鲨鱼通常是渔民误捕的,而像这样的大型鲨鱼更是少见,单是一个鱼鳍就有1.5米长,听说这件事,有一个人也特地赶着来看看,他就是周益平。
记者:这个比你厂子里面大多了。
周益平:大多了,他是大老虎,我是小猫,不一样。
这样的大鲨鱼曾经让周益平朝思暮想,他靠着加工鱼翅发家,5年的时间*到了近三**元,可他的**之路却又因为缺少这样的货源而越走越窄,2000年,货源问题甚至逼的周益平离开了家乡。
而现在,蒲岐镇的大型鲨鱼货源依然紧张,但是周益平已经从一个窘迫的加工小户一跃成为了当地加工鱼翅*多的人,每年的加工量在一千多吨,占领了当地鱼翅市场90%的份额。
张乐苹酒店经理:他们家的鱼翅*多的,他们在我们这边的鱼翅就是他们家*多了。
当初行业景气原料充足时,周益平一年*多*三五十万,可后来当地鲨鱼紧缺,人人为原料发愁时,周益平一年的销售收入却达到三千五**,是什么改变了周益平的命运。在鲨鱼原料越来越紧俏的今天,他的货源又从哪里来的。
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濒临乐清湾,海洋捕捞和滩涂养殖历史悠久,而这里更因为鲨鱼加工而出名,近**来,全国各海域捕到的鲨鱼95%都被运到这里,镇上的鲨鱼加工户有二三十家,祖祖辈辈传下来制作鱼翅的手艺。
鱼翅,实际上就是鲨鱼鱼鳍中的软骨,上好的鱼翅讲究的是完整、光洁没有杂质,像粉条一样粗而且长。
在这段影视资料里大加渲染的这种天九翅,是鱼翅中的极品,就是用鲸鲨这样的大型鲨鱼的鱼鳍做成的,这样的一对鱼翅就能卖出3-4万元的价格。当年,周益平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份家业,加工的就是这样的大家伙。
周益平:几千斤呀,上万斤呀,这些鲨鱼为主,然后加工也就是十个八个人来加工。一年能加工大概几十条上百条差不多。一对可以卖几万块。
一年中,只要能买到几十条大鲨鱼,周益平一家就能有近**元的收入。可2000年开春这种好日子就再也没有了。从2000年开始,蒲岐镇鲨鱼加工的局势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本来都是乡里乡亲,和睦相处,但镇上的鲨鱼加工户之间出现了一种你争我夺的势头。
李光:那个鱼还没有进来的时候,船上已经跟我们联系好了,有消息了,我们整个人都跑到那里去,大家价格一说,你说1元,我说2元,涨,涨,涨起来。
周益平:一万元也好,八*元也好,先把整条鱼买回来,这样的。周益平做鲨鱼加工实力小,还没有存货能力,只能买现货加工,面对货源紧张的情况,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必须抢!周益平:因为你买的多*得越多吗,那你买不到就没**,然后大家就抢了,抢抢,大家抢,竞争起来。
周益平敢想,并且敢做,从别人看不上,看不起的地方找到了一条生路,开辟了属于他的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