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国内*个酒店业全数据平台北京众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京成立,并宣布中国酒店产业指数CHI-Index(ChinaHotelIndustryIndex)项目启动。
今年*****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应用将进入一个“新常态”。这是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IT”浪潮,这个浪潮为正在进行的***革命和新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云计算的日趋成熟,IT的架构模式正在重塑,个性化应用及快速化变革正成为可能。“十三五”期间,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融合,市场将会产生众多面向行业应用的大数据平台,为**和企业提供面向海量富媒体数据的深度信息分析技术服务,进而提升其信息利用和决策能力。
数据应用落地,提升酒店智慧
原慧评网与中软好泰重组成立众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佳驰、客栈通并入众荟基础软件事业部。众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中国*个酒店业全数据平台,融合酒店行业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通过三大事业板块--基础软件、信息通道以及数据智能打造系列产品,打通酒店行业的信息通道基础建设和行业数据链生态建设,建立良性生态圈以实现行业的良性运营,为提升酒店智慧提供*****方案。
近年来,酒店业整体经营情况面临着*大考验,供求失衡、政策紧缩、恶性竞争,在线平台带来的冲击导致大量酒店出售和爆破,生存空间频频预警。在这样一个供求关系剧烈变更的市场中,酒店亟需快速响应市场,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在多面夹击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众荟信息致力于在酒店行业建立大数据生态环境,帮助酒店实现数据化运营。围绕着用户选择和入住酒店的整个过程,酒店行业的数据可以简单的区分为住前数据、住中数据和住后数据。其中,住前数据即用户入住前的选择行为数据,例如在**等搜索引擎上的搜索行为,在OTA上的搜索、浏览、预订行为等等,这些数据反映了整个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住中数据即酒店在用户入住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例如酒店PMS系统中的经营数据等,这些数据反映了酒店在当前以及历史的经营状况。住后数据即用户入住结束后的反馈数据,例如用户点评、调查问卷等,反映了酒店的产品及服务价值。
然而到目前为止,酒店行业的数据还无法实现对接。众荟以*有的住后数据为基石,联合行业内领先的OTA和PMS供应商,打通行业住前、住中、住后数据,建立行业的大数据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酒店品牌管理、运营管理和收益管理等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促进智慧酒店的打造。
一方面,通过大数据解决方案,酒店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更好的判断市场需求、设计差异化产品及服务、定制收益最大化的销售价格和渠道政策。另一方面,酒店对于大数据的认知与需求的提升,也将有助于促使行业在基础信息标准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提升酒店的信息化水平,让酒店更容易实现统一的渠道管理和直连对接,提升行业结构。
酒店产业指数,开发品牌智慧
此外,中国酒店产业指数CHI-Index(ChinaHotelIndustryIndex)在发布会当天宣布项目启动。该指数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众荟信息联合发布的综合反映酒店产业发展状况的指数群,包括满意度指数(HSI)、品牌指数(HBI)和消费者价格意愿指数(HCPII),分别指示酒店业在一段时期内包括美誉度、品牌影响力和消费需求走势的状态。
品牌作为酒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信号,一直是酒店的核心可持续竞争力。如今,几乎所有的中国品牌都在谈论移动互联和数字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仅仅是自身技术和实力,更多的是对消费者的掌控能力。酒店动用了所有的网络媒体渠道:开通官网、微博、微信、开发APP,甚至做了搜索引擎优化,但市场传播的效果仍然难以琢磨和预估。
中国酒店产业指数主要利用顾客在入住前、住中、住后产生的大数据链条来反应酒店在一段时期内包括美誉度、品牌影响力和收益管理能力在内的综合管理水平。通过跟踪评估酒店在这些网络媒体上的投入所产生的效果,对品牌价值进行检测。将顾客在搜索、预订和消费行为中产生的各类数据综合化处理,形成一个指数体系,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酒店从业者。通过利用客户的属性数据、搜索和预订行为数据科学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酒店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量和需求价格,再结合酒店的供给库存和价格数据,寻找其中的供给空缺和错位,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市场竞争状况给予动态和差别定价,使得酒店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调节供需平衡,从而最大化每个细分市场的收益。
因此,该指数将致力于挖掘并运用消费行为产生的大数据服务于酒店行业,为酒店精准营销、品牌管理、收益管理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更好地为酒店品牌的智慧发展佐以良策,同时也为地方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