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未来10年内让自行车回归城市!北京市里汽车越来越多,不断侵蚀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
“北京市里汽车越来越多,不断侵蚀行人和自行车的路权。我住的月坛地区,在有隔离设施的道路上,自行车道停满了汽车,人行道很多地方也被乱停车占道……”在市发改委网站*页的“十三五”规划公众参与活动专栏中,北京市民马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
每天上下班都要靠自行车的他,每天都不得不与*道、占道的车辆并行,“险象环生”。
而对家住在南礼士路北段的徐先生来说,每天到南礼士路南段的单位上班,只能依靠步行。“这条路太堵,开车就堵在儿童医院西门;自行车经常被别开,还不如走着。”他说。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缓解交通拥堵看,自行车是解决5公里内短距离出行和接驳换乘的理想方式。据统计,本市约三分之一的小汽车出行距离小于5公里,引导市民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将大幅缓解当前交通压力,引导绿色出行。
而月坛地区,也将在11月发生改变。这位负责人还说,试点完成之后,本市将总结试点经验,大力**自行车出行系统建设,力争利用5到10年时间,结合微循环道路建设、停车设施建设、环境整*等工作,完善路网结构,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据了解,在目前试点的区域中,相关部门计划增加24组摄像头,对机动车占自行车道和停车两种行为进行监测。目前,敷设摄像头的工程已经开始布线,11月将和道路整*一起完工,直接“上岗”。
作为目前惟一的城区试点,西城区自行车出行**工程覆盖的区域有多大呢?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地图上画出了一个面积不小的框——南起白云观街北里、复兴门外大街、复兴门内大街,北至车公庄大街、平安里西大街,西起三里河路,东至西四南大街、西单北大街,包括阜成门外大街、白云路、三里河路等29条道路,总长约3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