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世界的公司似乎都在担心一个状况,那就是,企业没有能力跟上创新和竞争的脚步。这个论题是由通用公司在其1月17日举行的第三届年度《**创新晴雨表》(Global Innovation Barometer)大会上提出的。
通过一项取自25个国家、3100位企业高管的调研显示,这些企业高管除了对创新深感焦虑以外,还对**性竞争感到困惑。有1/3的高管表示,由于日益增长的竞争和加速发展的科技,对本地化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71%的高管表示他们乐意开放对外贸易市场,投资市场,以及进口高科技技术。但也有同样比例的高管要求**实行保护采购政策,以此保护本土科技发展。在上述两种对立的论题中,有53%的人表达了重叠的观点。这一点,来自美国的企业高管比来自印度的企业高管的态度更明确些,他们没有表现出左右摇摆的观点。
但在有些问题上,企业高管们的看法还是较为一致的。比如,他们都认为企业需要更了解客户,并在市场变化之前,企业就得有所应对。他们还认为企业应该吸引并留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并在技术转型期时刻保持**。
从这份通用公司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如今的企业变得对未来十分胆怯。企业家们对摆在他们面前的事物以及各国**应该做些什么,都深感困惑。
尽管前人说了无数次,在这里,笔者还是要再次复述一遍:技术在一些领域中**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比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AI),计算机,合成生物,3D打印,医疗,以及纳米材料等等。这些高科技,使得小型初创公司有可能通过先进的技术创新淘汰那些大型企业生产的过时产品。笔者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将对某一整体行业构成威胁,比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技术将影响中国的制造行业;更廉价的平板电脑将影响个人PC 电脑行业;传感器和基因组学技术将影响医疗设备和制药行业。
哈佛大学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长期以来都谈到,目前“破坏性创新”的步伐已经走的越来越快了。过去需要几十年才能发生的变化,如今只需很短时间就可能发生。比如,移动电话的创新发展已经**的改变了如今人们的工作习惯以及日常联系方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移动电话对那里的人们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国家通常有数**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而手机成为他们和家庭沟通的*佳工具。在过去的十年间,手机用户数量从几**增加到近60亿,几乎占到全世界87%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