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春堂西北的长岛上原有涵秋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 涵秋馆建于嘉庆年间,是绮春园春(春泽斋)、夏(清夏斋)、秋(涵秋馆)、冬(生冬室)四季景观之秋。涵秋馆坐北朝南,为七间双工字大殿,外檐悬嘉庆御笔“涵秋馆”匾。在双工字大殿的天井中设有叠石喷泉。
涵秋馆前后殿内均建有仙楼(二层阁楼),后殿东经套殿折而北还建有三间套殿。嘉庆皇帝对涵秋馆这组建筑很是喜欢,曾有诗句“遇润秋来早,新凉庭院涵。松梢涛韵漾,池上镜光含。旭皎辉高宇,明霞衬远岚。蝉音答丛樾,何馥送澄潭。”
涵秋馆北三孔桥,原为石墩砖拱桥,园毁后于20世纪50年代夷为平地,1979年在原址**。今为石墩、水泥拱及大理石栏板。
在涵秋馆东山外侧山凹处,建有点景之露水神台,亦称仙人承露台。据说立仙人承露起源于秦汉时期,*初立于阿房宫前,后来汉武帝又将其立于建章宫内。传说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幻想用铜仙承露盘收集露水和着玉屑而服用,以求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