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ebvan公司,各种错误行为的影响开始在*次客户交付阶段逐渐呈现。具体过程如下:
销售部门无力完成任务,公司董事会对此感到十分忧虑。销售副总监参加董事会议时仍十分乐观,列出了一堆看似合理的解释,但董事会并不相信。于是,副总监回到销售部门给下属打气,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销售部门通知工程部门开发客户定制产品,因为这是**能让他们达成销售的手段。董事会议上,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没过多久销售副总监被集体决议解聘。
新的销售副总监走马上任,很快便得出如下结论:公司既不了解客户,也不了解如何向客户销售。她认为公司的定位和营销战略是错误的,产品缺少关键特征。由于新的销售副总监是来解决销售问题的,营销部门现在必须配合这位和前任大唱反调的主管(毕竟前任销售副总监已经被炒鱿鱼了)。于是,新的销售副总监开始制订新的销售计划,一切都被**重来。
有时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企业只需一两次迭代过程即可发现正确的销售路线图,确定成功吸引客户的定位。在经济困难时期,当投资资金有限时,企业的下一轮**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但Webvan公司的问题并不是销售战略或企业定位有误,问题在于任何商业计划都通不过初次客户接触的检验。Webvan公司商业计划中的各种假设只是一系列未经测试的猜想,当真实效果显现时,他们才意识到营收计划中的假设是错误的。由于过于强调执行商业计划,Webvan只能靠解雇主管的方式实现战略调整和商业模式转换。
失败是寻找商业模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Webvan公司于1999年上市,此后每个季度都产生大量赤字。但是,Webvan并不承认其商业计划有误,也不肯缩减扩张规模,而是继续按照原定战略疯狂支出,*终导致612亿美元的经营赤字。实现IPO之后仅仅7个月,Webvan便宣告破产倒闭。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Webvan案例发生的同时,另外两家采用客户开发理念、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却抓住了机会。这两家企业即美国Peapod公司和英国乐购公司(Tesco),如今它们都实现了成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具备出色的**能力。这两家公司创始时的规模都很小,没有设定好明确的假设条件和商业计划,而是在开发商业模式和财务模式过程中逐渐了解客户需求。乐购以零售店作为启动平台和“仓库”,如今每周可交付超过85 000份客户订单,实现559亿美元销售收入;Peapod零售公司已向33万客户交付超过1 000万份产品订单。无论是否明确宣布,这两家企业都意识到了客户开发测试迭代流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