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北京市科协近日共同发起“青少年走进工程院”活动。北京市将组织100场活动,引导10000名中学生走进中国工程院,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工程科技力量,还能分别与100**士面对面交流。
*场交流活动日前举行,来自35中的近千名中学生走进工程院,先后参观了工程院节能科技**楼和中国工程科技成就展。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励志课,以《我的人生感悟——谈青年人成长》为题,讲述自己的求学历程。
“科学不通过工程技术应用,就是‘纸上谈兵’。法拉第在实验室里发现电磁感应,这个发现后来变成电机、长江三峡发电站,这就是工程。”赵文津的话使孩子们立即明白了工程的含义,他希望孩子们要树立科技工程概念,提高对“工程”的兴趣。
赵文津又讲起了自己年少求学的故事,那时有日本侵略者,有伪军,赵文津吃不上饭,但仍然坚持求学、刻苦读书。学成后,他报效祖国,到大西南、西北、华东为国家找矿、找油气。说起年少求学的艰辛,以及被侵略者**的屈辱,老院士一度哽咽。
孩子们认真听着,他们分享着院士对“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如何创新”、“急国家之所急”等众多人生感悟。院士告诉孩子们,青年人要努力学习并善于学习,还要学会团结共事,才能有所成就;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讲道理”,避免为现象迷惑或者迷信盲从。“年轻人要在前人肩膀上往上爬,真正有创新点,这才是长中国志气。”院士鼓励着学生,“以前中国被人欺负,你们现在可得挺起腰杆子。”孩子们听了,都坐得笔直。
“科技工作很有魅力。”“创新才能**一个时代。”“院士真令人钦佩,我要像他那样。”……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异常兴奋。
按照计划,主办方将在4年内举办100场开放活动。市科协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活动充分展示新中国的国家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和伟大民族精神,并用院士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道德情操激励青少年投身科学,启迪创新思维,教育引导青少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