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庙会咋就和春节画上了等号?

2015-01-28来源 : 互联网

推陈出新变迁路

北京的庙多,自然,庙会也少不了。正月初一的东岳庙庙会,十七、十八的白云观庙会,三月初三的蟠桃宫庙会,再加上隆福寺庙会、白塔寺庙会、护国寺庙会……过去的北京真可以算得上是庙会的**,隔三差五就有地儿能赶上一场庙会,恐怕全国也没有哪个城市能有北京这么多的庙会。

原本,庙会是人们去庙里礼佛敬神后,顺便购物娱乐的场所。但如今,庙会**单单是以庙为中心,除了春节,平日里很难看到庙会的身影,在人们的印象里,庙会和春节画上了等号。

上世纪60年代,庙会在“破四旧”中一个个关停、消失。直到1985年,北京的庙会终于重新开张,而**个重开的庙会就是地坛庙会。

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以传统民俗文化特色闻名,每届都会吸引上**游客前来。而30年来,地坛庙会也不断地推陈出新,用新鲜玩意儿吸引着人们一年又一年来体验它的魅力。

说起庙会的魅力,**学者张中行先生有一段很生动的描述:“你看久了以后,也会发现混乱之中正有个系统,嘈杂之中也有一定的腔调,然后你才会了解它,很悠闲地走进去,买你所要买的,玩你所要玩的,吃你所要吃的,你不忍离开它,散了以后,再盼着下一次。”

黄土地舞狮子中幡

手绘画出舞台背板

家住地坛公园西门附近的“80后”徐**,打小就跟着家里人逛地坛庙会。上世纪80年代,地坛庙会刚刚**的时候,她是骑在爸爸的脖子上逛的。回忆起那个年代的地坛庙会,徐**告诉记者,那时候,春节并没有特别多的娱乐活动,普通百姓家也没有能力出国旅游,于是逛庙会就成了春节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一进地坛公园的西门就往热闹的地方扎,只要听见有锣鼓响,就知道有杂耍卖艺的,顺着声音就能找到。但是那时候都没有舞台,表演就在路边的土地空场上进行。那时候我小啊,个子矮,人又多,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看表演,挤在人群里什么也看不见,我爸就让我骑在他脖子上,看舞狮子、中幡表演。” 徐**笑着说,进庙会门先买根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找表演看。不过那会儿冬天一刮风,地坛公园里头就尘土飞扬,空场里的黄土吹得漫天都是,一会儿工夫糖葫芦就糊上黄黄的一层尘土。

地坛公园党支部书记周海峰也是地坛庙会的新闻发言人。1990年就在地坛工作的她告诉记者,大约2000年以前,地坛庙会的表演都没有固定的舞台,而是见缝插针地在路边的空场上进行,就跟老天桥传统的杂耍卖艺似的,围上几圈人,站在后排的人就只剩下前排人的脑袋可看了。从2000年开始,各类表演被统一搬上舞台,到现在,光大型的舞台就有9个,这还不包括竹竿舞、台湾风情表演等小型的演出。

搭起了舞台,还得有舞台的背板。周海峰说,*开始,背板都是由人工手绘的,提前两个月就得开始画。根据每年的主题不同,由公园的美工负责设计图纸,三四个美工一起画。背板通常长12米,高3米,由于面积太大,只能在露天搭棚子临时摆放,美工们则站在室外赶工,有时赶上天气不好,就把背板搬到食堂画。

虽然如今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早已经大大丰富,但逛庙会依然是不少人春节的*选。地坛庙会的客流量29年来竟然相差无几,一直保持着 100多万人次的纪录,*多的一年则达到110万人次。周海峰说,只不过,以前逛庙会的是北京人居多,现在北京周边地区的外地人、旅游团的数量也正在逐年增加。

标签:北京文化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