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各种事情让怀柔区桥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田英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可想起村里的那些老病患,她放不下心:“我是他们签了约的家庭医生,他们的健康我不惦记谁惦记?”年前,田英还是决定进村看看。
“张大妈,今天我进村,去您家给您看看血压情况。”一早儿,桥梓镇前桥梓村村民张桂明接到了家庭医生田英的电话。
“好嘞,闺女又麻烦你了。”张桂明接起电话,心里暖暖的。自打3年前有了这位签约家庭医生,张桂明感觉家里好像多了一口人。“小田总是惦记着我这血压高的毛病,时常打电话问情况;而且不光是我,现在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反应就是打电话问小田,她总能给我们专业意见。”
说起自己的血压高,张大妈直说“多亏了家庭医生,这病才控制得好。”过去,张桂明自己都不知道有血压高的毛病。“就是觉得有时脸发烧,有时头晕犯迷糊。”张桂明说,农村人小病总是扛着,不爱去医院,所以一直也没把这“犯迷糊”的病当回事儿。
后来,随着桥梓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张桂明才通过家庭医生的体检发现了血压高的毛病。打那时起,张桂明就成了家庭医生田英的**关注对象之一。“对于怎么控制血压,小田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平时生活习惯怎么注意等等。”张桂明回忆,有好几次,自己血压直冲一百六七,多亏了田英及时指导她吃药,才稳定了病情。
前段时间,张桂明血压高过一次,这让田英格外放心不下。这次下村,她特地来到张桂明家,给她测量血压,并询问她*近的血压情况。测量的结果不错,田英脸上露出笑容,不过她仍不忘叮嘱:“这马上过年了,可别吃得太油腻,特别是做菜,别做太咸。”
“放心吧,我这儿不是有你给我的测量小盐勺么?我现在做菜啊,都量一量再放盐,刚开始,家里人还嫌我做的菜没味道呢。”张桂明笑着说,“不过吃了一段时间,现在家里人都口淡了不少,越吃越健康了。”
作为农民的签约医生,小田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小田说,按照规划,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签约300户左右的村民,可由于医生少村民多,田英的签约家庭有近千户,田英戏说自己都快成“千户侯”了。“更多时候,我们下村是把村民召集到村委会,一块给他们体检,讲解健康科普知识。”田英说。
在张桂明家短暂停留后,田英和同行的护士前往下一户村民家。“村里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有50多个,很难家家都去,每次下村只能去几家。”田英说起来有点无奈。
这一次也不例外,选择几家村民入户后,田英来到村委会。这里,已经有不少村民在等候。“每次我下村前,村委会会通过广播通知村民。”田英告诉记者。
面对前来的村民,田英带来了一份过节前的叮嘱:“快过年了,按咱农村的习俗,餐桌上免不了大鱼大肉,烟酒也少不了,这是很不健康的……”针对过节时的饮食、作息等,田英进行了细致讲解。特别是针对一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田英一一叮嘱着他们注意事项。“签约的村民太多,不是每个都能记住名字。”田英坦言,“但我能记住他们的脸,看到人就能反应过来他们有些什么病症。”
整整一上午,田英是在村里度过。自从当了签约家庭医生后,尽管不能次次入户,但下村成了田英每周固定的安排。平时,她的手机也保持24小时开机。她笑说,很多村民把她的手机当成了健康咨询“热线”,所以她不敢关机。“有时候村民家的小孩生了急病,心急*燎地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办?这是他们对我的信任。”田英明白,信任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因此,在成为家庭医生后,每周下村,几乎成了田英雷打不动的安排。就像这一次,尽管儿子因为突发急病在医院输液,她还是下村回来后,才有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孩子。
签约医生为何易“签”难“约”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养老成为近年越来越热的民生话题。刚刚结束的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居家养老服务应当以居住在家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价格合理的原则。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为老年人提供体检、医疗、护理、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
居家养老方式符合绝大多数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意愿,然而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来说,如何享受就近的医疗服务,成为居家养老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市在郊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让农民与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签约,从而享受家庭医生的上门医疗服务。家庭医生负责摸清村民健康状况,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预防疾病、控制病情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
记者走访京郊发现,农民家庭签约医生,签起来容易约起来难。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资源有限,辐射范围过大等原因,平均每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签约的家庭都在500户以上,一些甚至有近千户。由一**生对口这样多的农民家庭,显然难以顾及全部。由此,家庭医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入户。
市人大代表慕平在市人代会上曾呼吁,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资源有限,应广泛利用乡村医生资源,并培训有相关知识基础的村民,加入服务乡村老人的医疗队伍。他认为,农村老人更多时候需要的不是**医院的**,而是熟悉他们病情、具有医疗护理常识的服务人员。“乡村医生往往就是本村人,非常熟悉村民的健康状况;而培训一些有医学常识的村民,让他们作为志愿者补充进医疗服务的队伍,可以很好解决家庭医生不足的尴尬现状。”慕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