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今年拟治理9条小流域

2015-03-20来源 : 互联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密云县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区,密云水库是北京人的“大水缸”。北京晨报记者昨天了解到,今年密云县拟*理9条小流域,累计*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卸甲山、四合堂、南台、苏家峪4条小流域拟列为2015年北京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密云县**折子工程。

水土保持建一环一区七带

密云县水务局局长王如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密云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确立了“以密云水库为中心,建设一环、一区、七带”的总体思路。今年,密云县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将以保护密云水库水源为中心,构筑“生态**、生态*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构建“清水下山、净水入库、水系连通、水生态**”的水环境保护体系,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污水、垃圾、粪污、河道、环境五同步*理,促进人水和谐。

王如新表示,密云县将落实 “一事一议”制度,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此外,水土保持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把项目的具体要求、县镇村综合规划、流域资源环境特色有效结合起来,统筹好“保水”与“富民”、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做到因地制宜。

建3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密云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王奋忠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今年,密云县拟*理9条小流域,累计*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总投资5700万元。其中卸甲山、四合堂、南台、苏家峪4条小流域拟列为2015年北京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密云县**折子工程。

回望过去的五年,2000到2013年,密云县依托京津风沙源、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共*理小流域79条,累计*理水土流失面积812平方公里。

从未来五年规划看,2015到2020年,密云县拟规划建设3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拟加大对山地经济林地进行专项*理。

围绕155米高程线建围网

去年底,密云县太师屯镇太师庄村的养殖户王桂珍站在自家马上要拆的牲口房前,有点难舍。她舍不得自己经营多年的产业,但为了密云水库这“一盆清水”,她还是说:“不养了!怕污染。”

根据市**《进一步加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的意见》,从去年开始到2016年,密云水库开展水源保护工程,包括:138-148米高程范围南水北调蓄水清洁工程;148-155米高程范围内库滨带建设工程;398公里155米高程线围网工程;155-160米高程范围内一级保护区禁养工程。

记者还获悉,从今年起到2016年,密云水库将围绕155米高程线建设398公里的围网工程,围网有两米多高,用来防止游人入库观光游玩、畜禽入库觅食等污染水源、破坏环境的问题,实现全封闭管理。“将来高程155米以下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停止,土地**恢复自然”。

每年保土拦砂70万吨

王如新介绍,密云县通过多年不断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有效保护了水库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王如新列举了一组数据来说明。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密云县有效防*了面源污染,密云水库在连续多年干旱、来水量少、蓄水在10亿立方米左右警戒蓄水量的情况下,仍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据监测,密云县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由2000年的每年1381.91吨/平方公里下降到2012年的每年640.4吨/平方公里,降幅达54%,每年可保土拦砂70.96万吨。

此外,密云县重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将旅游资源开发与水源保护结合,提升打造了“桃园仙谷”、“九道湾”、“黑龙潭”、“雾灵西峰”等自然风景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还紧密结合“古北水镇”、“华润希望小镇”、“云蒙风情大道”等项目建设,形成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业带。

【关键词】

“一环、一区、七带”

●一环(密云水库周边水土保持区):

环密云水库155-160米库滨带建设绿色植被过滤带,净化水质,改善环境。

●一区(密云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区):

重点建设密云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实施污水、垃圾*理工程,改善水环境。

●七带:

以白河、白马关河、牛河、潮河、安达木河、清水河、红门川河为轴线,充分发掘大流域资源、培育绿色产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七个水土保持区。

【小资料】

密云县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2013年,密云县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区县。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6部委确定为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密云清水河湿地建设保护工程被评为北京市首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奖励试点项目。

密云县全县共划分小流域123条;2011年有土壤侵蚀面积703.64平方公里;泥石流沟道153条。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