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环保科技园附近发现很多出行软件为华为员工提供各类形式的班车服务,目前基本处于试运营或者免费运营的阶段。由于民间大巴大多采取一人一座、一站直达的方式,且有固定发车时间点,所以很受上班族的欢迎。
专车平台涉足企业大巴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早高峰时段来到回龙观社区,社区前道路上停着8辆蓝色大巴,乘客正在上车。北青报记者观察到,核载51人的班车,不到5分钟就坐满,十几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走了四五辆班车。
据了解,乘坐班车的乘客大多是华为公司的员工,到达环保科技园。上车时,有的乘客刷华为员工卡,有的凭借易到用车的预订信息上车。
据车上华为员工介绍,环保科技园交通不算方便,虽然公交车也是一样的路线,但一般人比较多,很少有座位,公司员工普遍比较认可班车的模式。
8点30分,北青报记者跟随华为员工乘上*后一班去往环保科技园的班车,大约一个小时后,车辆到达。王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一般来说,班车上班较为准点,晚上班车会有晚点情况。“但是班车*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迟到,即使班车迟到了,单位也不会算。”
据现场易到巴士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有三家大巴公司为华为提供班车服务。易到大巴和其中一家大巴公司合作,由于大巴价格从6元涨到8元,部分员工有些意见,所以易到为华为员工补贴2元*。“只要使用易到用车软件下订单,在试运营阶段,乘客可以免费乘坐班车,试运营结束后,通过易到用车订车就是6 元*。这样租赁企业和华为员工都会受益。”
目前,易到和龙泽至环保科技园这条线路的4辆车合作,为华为员工提供班车服务。
拼班车软件与企业大巴*客
除了易到班车外,盯住通勤人群的还有哈罗同行软件。据了解,哈罗同行软件近日针对中关村、回龙观等地开通了免费的体验班车。“我本来能拉35人的车,现在只拉了18人,都被哈罗同行给*去了,这怎么干啊。”与易到合作的大巴公司工作人员抱怨道。
据悉,哈罗同行通勤车辆主要为两种,分别是摆渡车和班车。摆渡车目前一共有8条线路,上午时段有5条线,分别是北店嘉园至回龙观地铁站、良庄家园至回龙观地铁站、龙兴园西区至龙泽地铁站、AEON购物广场北至辛庄桥西以及龙锦苑东五区南门至霍营地铁站;下午时段有3条线,分别是回龙观城铁站至北店嘉园、回龙观地铁站至良庄家园以及龙泽地铁站至龙兴园西区。班车有17条线,主要在回龙观地区运营。
据了解,以回龙观社区为例,至少有1000名华为员工居住在此,两点定向通勤明确,员工对班车的需求较大。
据“易到用车”公交车事业部总经理张玮介绍,企业对班车需求量大,是易到介入班车市场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有五六十家企业与易到沟通了用车意向,易到巴士计划在今年6月投入200辆车,开行500个班次。除了与企业合作外,也会和科技园区企业集群进行合作。
对比定制公交
价格有优势 不敢立站牌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易到巴士、哈罗同行外,PP租车、“接我”等互联网用车平台也已涉足民间通勤大巴领域。
以“接我”为例,运营模式由拼车延伸为拼班车。在“接我”APP上可以选择线路,北青报记者选择了从石景山金顶街街道到达总部基地的班车,通过**支付先行付款,随后收到软件订单成功的提醒。次日,北青报记者于早晨7点多来到金顶街街道正门,由于没有任何标识,难以确定班车停靠的位置。7时20 分左右,“接我”班车从附近拐角处驶来,直至北青报记者挥手才停下。司机介绍说,由于主管部门不允许设置站牌,因此乘客必须提前打电话问清楚车辆的具体停靠点。
北青报记者上车后发现,车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乘客,在总部基地的各个企业上班。几名乘客介绍,车辆基本上会按时运营,很少晚点,但由于中间很少有乘客上车,司机并不一定走固定的路线,“基本上哪里畅通走哪里”。
此外,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中途站有乘客上车时,有的乘客出示手机,有的乘客没有出示。司机介绍,由于现在还在运营初期,有的乘客看到车身的广告也想上车,交10元*也可以直接上车了。“未来车上可能会安装扫码器,只能网上购票,扫码上车。”司机介绍道。
“接我”班车业务通过用户定制路线,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开通路线班车,班车数量取决于定制人数。用户可通过客户端选择路线、时间,在客户端上报名,报名人数越多开通几率越大。目前,根据“接我”的官方信息,“接我”主要在亦庄运营,大概有十几条线路到达城区东西南北各个方向,价格在9元至15 元之间。
据“接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接我”针对消费者和企业,使用的企业较多、线路也在不断增加,但具体的线路不方便透露。
与民间大巴对比,官方的定制公交商务班车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市场。目前,公交定制商务班车已经由2013年*初的3条线路、日发车7个班次、运送140余人,发展到了现在的每日135条线路、日发车170余个班次、日均运送乘客5000人次的规模,并稳定增长。
从通行效率上看,公交定制商务班车可以走公交专用道,具备通行优势,特别是依托京通快速路公交走廊,开行的通州、朝阳的商务班车线路运行***、线路多、班次多,对乘客吸引能力强。此前,北青报记者探访通州武夷花园至金融街商务班车发现,由于线路大部分走公交专用道,该趟班车运营半年多几乎没有晚点的情况。而民间大巴不能走公交专用道。
从具体走行线路上看,目前定制商务班车线路普及已经较为全面。而民间大巴则大多在没有公交定制商务班车的地方运营。同时,采取多和企业、大型社区合作的方式。
从票制和价格上看,定制商务班车既可订往返,又可订单程;既可整月预订,又可预订从乘坐一次的至几天不等的座位。从价格方面,20公里(含)以内8元,每增加5公里(含)以内增加3元;整月预订享受八折优惠。而民间大巴则有的只能订**,有的只能在前一月才能订下月整月,较为混乱,但价格方面,基本低于定制商务班车。例如,哈罗同行就表示,定制班车正式运营后,价格基本与同路线乘坐地铁公交价格持平。
质疑
民间大巴是“拼车”还是“黑车”?
与互联网用车平台此前推出的“专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相似,民间大巴这种新兴模式也遭遇着安全性与合法性方面的双重质疑。
问题一
乘客安全谁来负责?
段宏(化名)刚刚加入“接我”不久,但由于一直是企业班车司机,对企业大巴比较了解。段宏介绍,目前企业班车的形式有很多种,但除了少量企业有自己的车辆外,大部分从租赁公司租赁。有的租赁公司不但给企业提供班车还提供司机,有的则是用车企业自己找司机。
目前,民间大巴有租赁公司、软件公司两个主体,一旦出了安全问题谁来负责呢?段宏也担心保险问题,单位只是告知车辆有保险,但具体的情况自己并不知晓。“我们天天在路上跑确实得操心这个,要是车辆磕碰,有保险可以解决。但一旦乘客受伤怎么办?到底谁赔,我还真不知道,只希望别算在我身上就行。” 而“接我”客服也介绍说,车上人员都有保险,但不清楚具体的金额。
易到方面,据张玮介绍,大巴给每位乘客上50万座位险。由于大巴刚刚运营没有多久,并没有出现过问题。但本着对乘客负责的态度,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公司会对乘客负责到底。
问题二
“非**”还是“非法运营”?
目前“接我”、哈罗同行以及PP大巴等平台都表示,民间大巴采用的是“拼班车”或“拼车+专车”的模式,主要是采取与租赁公司合作的形式,软件主要只是提供乘客的信息和需求的第三方平台。
尽管目前北京并无明确的法规禁止此种运营形式,但在去年,北京市交通委运管局发布《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中提到,租赁车辆不得用于未经许可的出租等行业运营。“无论是汽车租赁经营者,还是汽车租赁承租人(租用者),在没有取得合法客运经营资质情况下假借汽车租赁名义从事营运活动的,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而针对非法运营的质疑,各个用车平台都表示自己只是提供一个聚合平台,并未直接从事客运运营。
“车辆都来自租赁公司,易到会严格把控车辆的准入,选择有资质的车辆。我们虽然收取车费,但都是直接给租赁公司了,我们更看重的是车辆其他增值服务。”易到用车公交事业部张玮说。
“接我”平台注册时的《拼车与隐私协议》中还注明,接我协助用户通过在线搜索等方式促成非**性质之合乘、搭载、接送等。同时,协议中强调合乘行为符合《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但事实上,交通委关于合乘的意见主要是指小客车,并未包括十几个座位的大巴车。
对此,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已经知道了“民间大巴”这种形式,不过其并未就民间大巴运营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回应。该负责人表示,针对专车、民间大巴等新兴模式,目前交通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
声音
**:软件公司也需有经营资格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王丽梅介绍,民间大巴有点类似公交定制班车的形式,但如果从事道路运输服务,需要满足三大条件。一是经营者需要有经营资格,二是经营车辆需要有运营资格,三是从业人员尤其是客运驾驶员也需要有从业资格。
“民间大巴为零散的乘客提供运输服务,从A点到B点,尽管没有仔细考察,但大体上已经具备了运输的要素。如果企业没有经营资格,就是不合法的。”王丽梅说。
王丽梅介绍,经营者需取得经营资格才能从事运输服务,运输业对于安全和责任要求都比较高。如果从事班线客运,对车辆和人员也有很高要求。
“以往都是企业直接从租赁公司租车,是很常规的模式,也很正常。但现在为散客提供这种服务,是一种新兴模式,很难认定合法不合法,尚需观察。”王丽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