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至,多条幼儿被拐卖的不实消息在**微博中盛传,各地警方忙辟谣,事实证明各种版本皆为“旧瓶装新酒”。是谁在炮制这种假新闻?又意欲何为?
原来有些公号发布类似消息是为了吸引眼球“涨粉”,同时根据转发量向商家收取千元甚至上万的广告费。网警表示,拐孩子、爱心救助、高考证等类型消息*容易传播,建议网友慎重转发。对于谣言的处理,网警则是以提醒和警告为主,多次不听劝告的将转给当地派出所处理,情节严重则会依法拘留。
在**以及微博中,拐卖幼儿甚至是当街*孩子的不实消息多见以下几个版本,“*新号外:这偷小孩的来北京××区了,今天*小孩没*走,把孩子妈捅了一刀。车牌号京×××,这车每天都在北清路上蹲点”,“帮忙扩散,今天上午一个3岁多小女孩在××小区附近被拐走,小女孩能准确说出她爸的手机号码,从监控上看是被一个40多岁男人抱走了,现大人都急疯了,有知情者请联系139××××××××。”
一些市民会纳闷,是谁在炮制这种假新闻?传播这样的假消息又图啥?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原来有些公号发布此类消息是为了吸引用户眼球进而“涨粉”,同时他们还会根据转发量向在其中插播广告的商家收取千元甚至上万的广告费。
一名经营社区公号的刘先生说“大部分用户都会随手转发这类提醒或求助消息,我们也愿意推送,转发量很容易就过万了。尤其是孩子被*或者被拐的信息,家长们几乎是每条必转,有些家长即便明知消息的来源可能不准确,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也会转。”他坦言,一些商家会特意选择在此类消息中插播广告。“目前业内的规矩是根据转发量的多少收取广告费,一条消息的底价是1000元,过了2000条转发后,每多转1000条再加500元,这样的消息*少也能收取五六千元。我们开心,商家也开心。”刘先生也承认,类似消息很快就会被证实为不实消息,容易被网警删帖,“也是需要冒一定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