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与中国书店联合打造的“中国书店北京雁翅楼店”正式开业。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建设新地标昨天晚上挂上了“中国书店”的牌匾!
翅楼始建于1420年,1954年,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地安门及雁翅楼被一并拆除。去年,雁翅楼终于复建完成。
步入中国书店雁翅楼西侧店,会看到和其他24小时书店截然不同的特色,除摆放了一万种新书外,还有2000种旧书。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介绍,这些旧书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文史哲等各类图书,都是书虫们的*爱。
雁翅楼西侧一层为大众图书的陈列销售区,涵盖古籍、文史、艺术、社科、传统国学等图书类别,经营项目还涉及文房四宝、工艺品等,同时提供中国书店特有的古籍**、古旧书收售等服务。
今年初,在北京市人代会上,身为人大代表的于华刚提交了“创办全民文化阅读书店”的议案,议案建议在雁翅楼开办书店。这一想法得到西城区**有关部门的肯定,西城区**更进一步明确将开办24小时书店。“中国书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很好地诠释雁翅楼的数**历史,因此设立中国书店北京雁翅楼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于华刚说。
方案获批后,中国书店很快投入到前期调研中。中国书店雁翅楼店经理韩淼说,经过调研发现,书店周边早中晚客流不尽相同。早上以本地老人为主,中午和下午以游客为主,晚上则以逛完南锣鼓巷、后海酒吧的白领居多。为此,书店根据客流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图书配置,有为老人准备的养生、书法、绘画类图书,为游客准备的北京历史、文化、旅游类图书,还有为白领们准备的时尚、文艺类读物。
在复建的雁翅楼中开24小时书店,对文化人来说令人激动。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黄燕生说,**时期的书店很多都在古建筑中开办,琉璃厂、隆福寺莫不如此,但如今在复建的古建筑中开书店还是很少,开24小时书店更是没有。“此举算是回归了传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