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工信部要求,京津冀手机漫游费8月1日起取消。在没有任何大肆宣传和正式通知的情况下,这项惠民政策还是受到了三地用户的广泛关注。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体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事实上,据记者了解,国内部分地区也早已开始在局部范围内取消长途漫游费。例如长、株、潭三地从2009年起采用统一区号,**取消固话长途费,使得三地通话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内电话。此外,广东的广州、佛山、肇庆三地,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长途漫游费,实现通信一体化。
据工信部*新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京津冀共有移动电话1.17亿户,约占总数的9%。这意味着,一旦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取消,至少过亿移动电话用户将受益。
相反,随之变化的或是运营商收入的减少。中国移动曾有内部人士表示,经测算,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取消后,仅中国移动一家每年收入将减少30亿元。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取消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只需三地运营商统一结算方式即可,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和壁垒。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取消后,三大运营商账面上或有损失,但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取消后,通话量可能变多,所以收入影响尚不能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间,三家通信运营商将取消的漫游费仅限移动电话,社会各界更为关注的固定电话以及上网流量都不包括在内。随着4G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流行,语音业务所占收入比重日益降低,取消移动数据流量的区域分隔日渐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三家电信运营商在数年中多次通过套餐来变相取消漫游费。先是由运营商推出定向的漫游优惠活动,然后是****在3G运营中**开启全国统一套餐,接下来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都使用全国性的套餐来事实上取消漫游费。可是,漫游费这个项目却始终没有松动,变相取消跟全面取消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由于京津冀三地的密切联系,大量穿梭往来于京津冀三地的人群,对于数据流量的优惠非常重视。多家运营商都会区分省内和全国流量,一些在京津冀三地频繁出差的用户,经常出现全国流量不够用但本地流量用不完的情况,造成浪费。比如,河北的出租车要经常进入北京接送客人,北京的出租车也会前往津冀接送客户,一出省界就会遭遇流量使用的问题,也给用户造成了困扰。
至于固定电话的漫游费问题,更涉及到京津冀一体化后三地企业迁移之后的管理问题,如果没有本地网这样的固定电话安排,将影响**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布局,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