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苏州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而建,是**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的一条水街,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一九九〇年在遗址上复建,是我国古代“宫市”的**孤本。
苏州街位于苏州河中段,街全长三百余米,一水两街,沿岸作市,共设各式铺面64座,牌楼(坊)14座,小桥8座。两岸茶馆、酒楼、*庄、药店、当铺、绸布店、印书局等****、多姿多彩。清漪园《崇庆皇太后万寿盛典图》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饰楼等,这里的店员、伙计均由太监、宫女装扮,每当皇帝、皇后、妃嫔们等来此游幸、购物之时,便煞有介事地做起*热的“买卖”来。列肆(市)于**宫苑的做法而始于汉代。在此雄伟的喇嘛庙前,兴建起如此秀丽的江南式水镇市街,犹如荟萃娱乐、美食、商贸于一体的民间庙会,这反映出别出风韵的清宫生活,以及我国繁盛的传统商业文化。游人至此可沿颐和园苏州街岸或乘小舟购物,充满仿古旅游的浓郁乐趣。
苏州风景秀丽。在北京街巷名称中,以苏州命名的就有七处之多,除颐和园内及紫竹院旁的苏州街外,在城内尚有五处。今南池子大街有大苏州胡同和小苏州胡同。这里在明清时是**的东苑,紫禁城内金水河流经此处的飞龙桥,入菖蒲河,古时此处有精致的牌楼和石桥,有不少亭台馆阁,其景甚佳。明陈悰诗云:“河流细绕禁城边,疏凿流清不记年,好是南风吹薄暮,藕花飘香白鸥眠。”
崇文门内大街有苏州胡同和苏州巷下坡。这里在明初,曾是京城东南隅的水乡。此外,在北京皇城的东北角,尚有一条小巷,也称为小苏州胡同,昔日曾引御河水入其处,并有山石和亭榭。因与南池子小苏州胡同重名,今已改名为阳春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