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间手工艺——皮影戏

2015-01-26来源 : 互联网

北京这座大城,如今已经失去了太多标志,千篇一律的建筑代替了宁静素美的四合院,那些伴随着寻常百姓的民间话语也是渐行渐远了。本书的文字和图片把已经或即将消失的手艺绝活留住了,这也正是编撰此书的缘由吧。

童年的记忆永远是*深刻的,那个时侯,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凭借各式各样的绝活,吸引着孩子们幼小而天真的心,及至今天,当年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色彩斑斓的面人、好玩有好吃的糖人、叉着小红旗的风车……现在纯正的北京手艺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如今在庙会上很难看到精彩绝伦的手工艺品,反而是那些粗糙的打着北京手艺旗号的小贩们在大行其道。风车比小时候粗糙了许多,面人也只是不能再简单的造型,没有了童年的影子,有的只是世俗的喧嚣。

不知将来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什么……

脸泥风花皮风面耍古毛剪盔京剪弓鬃

谱人车灯影筝人货琴猴纸头绣影箭人

双张梁黄路孔汤唐田曹刘刘蒋陈杨白

* * ** ** * ** ** * ** **

双张梁黄路孔汤唐田曹刘刘蒋陈杨白

起 松联祥夙启双仪 森丽志福大

翔锠俊清达泽国良琨简韧溥娟农喜成

双起祥感言:在生活上我很知足,在艺术创作上我从来都不知足。

曲有曲谱,画有画谱,而脸色则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特殊化妆形式。据有关脸谱书称,戏曲净、丑及少数生、旦演员为剧中人物需要,依据各自相对固定的谱式,在脸部勾画的各种色彩的图形,统称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由来、发展众说纷纭。综诸家之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纹面、面具、塑像、涂面以及木偶、皮影等等,均对脸谱产生以影响,尤以面具与脸谱的关系更为密切。它的发展是随着戏曲剧目的丰富,题材的扩大,角色的增多,净行的分化,不断促进了脸谱的大量涌现,历时数**,到了明代,逐步定型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脸谱,因此,可以说戏曲脸谱是戏剧产生、发展的必然产物。

京剧脸谱的兴起,据传始于清朝光绪年间一个桂姓满族人,他能诗善画,有喜欢京剧戏,在玩的时候用胶泥做了一个脸型模子,干后在上面勾画着色,成为京剧泥制脸谱。后来成批制作并在庙会上出售,被誉为“花脸桂子”。清末民初,北京泥塑脸谱逐渐增多,东安市场的德顺祥、福德号、宏兴等店均生产、销售泥塑脸谱,做为京城手工艺的一大特色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解放后北京成立了“北京彩塑厂”,京剧脸谱进入了百花争艳的兴盛时期。

笑口常开,双老说,他的甜是从苦水里酿出来的,当年父亲早逝,他十几岁就开始支撑一个家。今天赶上了好时光,艺术上有了成就,又有一个幸福的家,才从心里笑出来。

张锠感言:要继承并发扬“泥人张”彩塑艺术,就需要吸收与借鉴,并应探其渊源,析其特点,发掘可转换的艺术形式,创新于更能体现和保持根基性的民族之魂,与当代多元艺术进行交流和对话。

泥塑是以粘土为原料塑造的工艺品,俗称“泥人”,在泥的基础上加以着色烧制,称为泥彩塑。我国的泥塑是泥彩塑有悠久的历史。殷墟出土的三千年前的施彩奴隶俑,以及战国楚墓出土和汉代彩陶俑,都是例证。隋唐以后,寺院的大小塑像,已比较普遍的采用塑与彩相接合的工艺,从宋代起,便有各式各样的民间泥塑作品出现在市场上,元、明、清以来,泥塑工艺在许多农村已较为普遍。北京、天津的泥塑*具特色。泥塑作品题材广泛,品种做样。古今人物、戏曲人物、民间故事人物、生肖人物以及动物等都是泥彩塑的题材。

上世纪三十年代,徐悲鸿先生曾到天津访问“泥人张”,并在当地的《大陆》杂志中著文称赞其人像作品“比例之**,骨骼之肯定,于其神情之微妙”,足见此作品之美。

梁俊感言:无风声不小,有风***,风吹风车转,车转幸福来。

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转我转。

有传说讲,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十头鸟,它是王母娘娘出行时的上方侍卫,因偷吃了天宫里的米,触犯了天规,王母娘娘责令砍下一只头并罚下界,让其带罪立功,为**百姓效劳。但是,只剩下九个头的鸟来到人间之后,仍为非做歹,到出害人。由于被砍头的伤口不愈合,总流血,血滴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遭殃。

此事惊动了周文王,便责令姜子牙除掉此妖, 拯救百姓。姜太公授命屈指一算,只有用乾坤杆和八卦风轮方能奏效。于是他立刻请来工匠制作起来。乾坤杆高3丈6尺5寸,八卦风轮内有一个中心轴和12根黄色绫条按八卦组成。风轮外园代表一年,12根条代表12个月,12根条有24个头,代表24个节气。做好后固定在支架上再安装在乾坤杆上,并在杆上贴上四道符,风一吹风轮就开始转动,天天不停,每时每刻都在驱魔降妖,从此当地平安太平。后来传到民间,百姓们纷纷仿效,但“乾坤”“八卦”只许皇上使用,所以将乾坤杆改叫天地杆,并在杆上加上芝麻秸,挂上了红灯;把八卦风轮改叫风车,并在上面加上了泥鼓,风轮上贴了红、黄、绿的三色纸条,风一吹,发出清脆的响声,更增加了喜庆和吉祥的色彩。后来也就有了“风吹风车转,车转幸福来”之说。

黄松清感言:手艺活儿,得心灵手巧。心灵需要多动

脑,手巧勤快少不了。

灯笼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始于汉代。民间所用灯笼除用以照明的纸灯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灯,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在材料上,主要是以铅丝、木料、竹劈、高梁杆等做骨架,以纸、绢镶面;在制作工艺上,雕、镂、刻、画缺一不可,行话把它概括为是个字,即:琢、剪、拉、画、烫、钉、栓、抹、盖、糊。除民间灯笼外,北京传统的灯笼主要有纱灯和宫灯,早年多为宫廷所用。

据相关资料记载。清末民初,北京灯笼业兴盛,在前门廊房头条聚集了十数家制作灯笼的铺子,其中“文盛斋”为后来美术红灯厂前身,主要制作宫灯和纱灯,被称为“等笼大街”。

路联达感言:皮影是我们民族的艺术,是一代一代艺人传下来的

我们没有理由眼看着让它消失,必须把它传下去,

使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常开。

据传,皮影起源于宋仁宗时代。当时佛、道两教的“悬灯宣教”对后来皮影影响很大,以后改纸人为皮人,遂演变成“皮影戏”,北宋都城汴梁,市已有“皮影戏”演出。到了元代,皮影戏演出遍布民间。明代的皮影较前更有发展。到了清代,皮影戏步步走向成熟。

北京皮影由来已久。相传明永乐年间,甘肃兰州和华亭的“老虎调”传入河北涿州,明正德三年(1508年)皮影戏进京参加“百戏大汇演”,后与北京早期的绑子佛融合,由于班社多集聚于宣武门至新街口一带,便称之为西城派。清乾坤年间,滦州皮影进京,多集聚于东城演出,故称为东城派。从清末到解放初期,京城发展为多家皮影戏班,其中以路家执掌的“德顺皮影剧社”*负盛名。解放后,以路家剧社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皮影木偶剧社”做皮影艺术的创作、制作、表演中从京剧艺术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京派皮影的特色。

标签:北京文化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