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始——鬃人

2015-01-26来源 : 互联网

鬃人是北京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北京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的,人物造型的身高一般约9-16厘米,设计巧妙、制作精细。

简介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鬃人的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是用胶泥做头和底座,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然后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数个

鬃人组成一组戏剧人物,按京戏中的生、旦、净、末、丑,放置于铜盘中,只要轻轻敲打铜盘的边,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便会舞动起来,再配上京剧的唱腔,就如同真人在舞台上演出,展现了古典文学和戏曲艺术的魅力。所以老北京人也称它为“铜盘人”或“盘中好戏”。或者干脆叫它“铜茶盘子戏”。

历史

鬃人-舞狮(白广成作)北京鬃人在清末曾盛行一时,**制作鬃人的艺人是王春佩、王汉卿父子。1915年,北京鬃人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商曾许以高报酬聘请老艺人王春佩赴美行艺,王春佩以“穷家难舍,熟土难离”为由,婉言回绝了。当年,北京鬃人由老艺人王春佩*家制作并经营,在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城里庙会上出售。1915年,北京鬃人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质奖,从此名声大噪。由于鬃人具有*特的汉族文化色彩和戏剧情趣,因此对观赏者很有吸引力。王春佩也是个戏迷,他制作的鬃人穿戴扮相以及脸谱、把子,都是具体而细微得和舞台上的演出一样。尤其是“闹天宫”的鬃人作品,让人有置身在舞台前观戏的感觉。

在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民间艺术几乎失传,后来王汉卿将手艺给白大成,现在鬃人制作手艺的**传人就是白大成。1978年,白大成根据京剧剧目制作的鬃人“八大锤”从造型到艺术风格都达到很高水平,为收藏家所青睐。

制作

鬃人的头部和底座以胶泥制成,用秫秸作为躯体骨架,内絮棉花,外着以绢、绸、纸等精心制成的彩衣,然后再安装手和兵器等。鬃人的题材多选自戏剧中的武生。由于底座下面猪鬃排列的角度不同,加上人们敲击铜盘的力量大小不一,在铜盘中的鬃人可以左右旋转、行走、碰撞、对打,构成生动的舞台场面,可供观赏和娱乐。

这一*特的绝活是结合了京剧文化、物理学和力学的概念,窍门就在它下面的底盘上,鬃人的底部都粘上一圈鬃毛,而且具有弹性,敲打的时候运用铜盘和鬃毛的振动作用,带动鬃人有规律的转动,鬃人是**动态表现的汉族民间手工艺品。

北京鬃人适合于表演京剧《八大锤》《三岔口》《大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棍、棒、刀、枪对打的场面,以及民间“花会”中的高跷、旱船、舞狮、五虎棍之类的民间舞蹈节目。

北京鬃人已经获得北京市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保护。第三代鬃人传人-鬃人白-白大成、白广成兄弟是**传承制作人。

北京鬃人是北京*有的民间特色汉族传统手工艺品,“登长城,吃烤鸭,看京剧,带回盘中戏”。

代表人物

白大成与他制作的鬃人

走进西城区东馆房胡同一号的白大成家,*显眼的是占据一面墙的三个玻璃柜,里面摆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汉族民间手工艺品,泥人、毛猴、面人、脸谱等等琳琅满目。花甲之年的白大成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指着一个泥人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三十年前他从老艺人的手里买下的,已经绝迹。京城少见的汤氏面人、郎氏面人他都收藏,当然少不了他自己制作的鬃人。

谈到已有**历史的鬃人艺术,白大成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从柜子里拿出两个京剧扮相的鬃人放在铜盘上,用一根精制的木棒敲打铜盘,伴随着一声声地敲击,鬃人有节奏地转动着、追打着,一招一式犹如舞台上的表演,栩栩如生,形象**。鬃人怎么会转呢?白大成将鬃人的底座展示给记者:“这一圈富有弹性的鬃毛与铜盘在振动中产生共振,木棒敲打得越快,鬃人转动的速度也越快,是典型的自娱自乐的玩具。”

人们惊叹于鬃人的精巧、美丽,纷纷向白大成订货。他从茶几上拿出一封刚从美国寄来的信件,一位中文名字叫爱鹦的女士希望购买白先生制作的《白蛇传》、《三国》和《钟馗》。他的鬃人艺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享誉海内外,作品大多销往法国、美国、新加坡、以色列以及东南亚。他于一九九九年在王府井新东安市场开专柜经营民间艺术品,其中鬃人的销路很好。“我可以肯定地说唯有鬃人全是手工绘制,仍保持它*有的风格,作品绝不重样。”白大成不无骄傲地表示。

他称,自一九五九年从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休学后开始学习鬃人艺术,四十余年来不断摸索、改造,鬃人由过去的彩纸材料改用色彩艳丽的丝绸,人物的双臂在转动中可以灵活运动,身高也由过去的五六厘米发展到十七八厘米。他还应一位日本朋友的要求,做了一个八十厘米高的美猴王。往往一个作品从脸谱绘画、服装剪裁、服饰设计、颜色搭配等十几道工序,全是他自己完成。一出《三岔口》戏中有好几个人物,他要花上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白大成坦诚道:“我从不保守,鬃人制作的全过程多次被拍成电视,谁喜欢都可以模仿着做。”作为京城惟一的鬃人艺术家,他希望有更多的爱好者继承和发扬鬃人的制作,但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年轻人更关心似乎是能否能**。

白大成笑道,这么多年没吃过**官饭,没有工资和劳保待遇,靠着手艺维持生计。他透露:“鬃人制作主要用的是戏装的下脚料,扮相接近舞台效果。我喜欢做有动态的一出完整的戏,现在***多只做一件。”学英语的儿子从事旅游工作,但较少参与鬃人制作,这让老人的内心深处多少有一丝对手艺传承的担忧。

标签:北京文化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